
在烘焙的奇妙世界里,新手们总是怀揣着满满的期待,幻想着能做出精致美味的点心。然而,现实却常常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 “惊喜”,各种状况百出的 “灾难现场” 让人哭笑不得。
下面就来盘点一下烘焙新手最常遇到的 10 大尴尬瞬间,看看你有没有 “中招”!
一、蛋糕塌腰缩成 “饼”
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一个完美蓬松的蛋糕,结果打开烤箱门的那一刻,却发现蛋糕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塌腰了,最后直接变成了一块 “大饼”。这可能是因为蛋白打发不到位,在烘烤过程中支撑不住蛋糕的重量;也有可能是烤箱温度过高,蛋糕表面过早结皮,内部还没熟透,导致冷却后塌陷。
二、饼干烤成 “黑炭”
原本想做一盘香喷喷的小饼干,结果一不留神,饼干就被烤成了黑乎乎的 “黑炭”。新手们常常对烤箱的温度和时间把控不准,要么温度设置过高,要么烘烤时间过长,导致饼干严重焦糊,不仅颜值全无,口感更是苦不堪言。
三、面包硬得像石头
满怀期待能吃到柔软蓬松的面包,可咬一口却发现硬得像石头,差点把牙崩坏。这大概率是因为面团没有充分发酵,或者在揉面过程中没有形成足够的面筋,使得面包在烘烤后无法膨胀,质地变得又硬又实。
四、马卡龙 “爆肚”
马卡龙那精致的外表总是让人向往,但对于新手来说,制作过程却充满挑战。不少人做出来的马卡龙会出现 “爆肚” 的情况,就是饼身中间鼓起一个大包,破坏了整体的美感。这通常是因为打发的蛋白霜太硬,或者在搅拌面糊时过度搅拌,导致面糊的质地不均匀,在烘烤时就容易出现问题。
五、蛋挞液 “流泪”
精心调配好蛋挞液,放入烤箱烤制,结果烤出来的蛋挞表面布满了 “小水珠”,就像在 “流泪” 一样。这是由于蛋挞液没有充分搅拌均匀,或者在倒入蛋挞皮后没有将表面的气泡震出,烘烤过程中气泡破裂,水分渗出,影响了蛋挞的外观和口感。
六、泡芙空心失败
泡芙那酥脆的外皮和香甜的内馅让人垂涎欲滴,但新手做泡芙时常常遭遇空心失败,泡芙内部没有形成中空的结构,而是实心的。这主要是因为泡芙面糊的含水量不对,或者在烘烤过程中过早打开烤箱门,导致泡芙内部的热气散失,无法膨胀形成中空。
七、慕斯不成形
慕斯那细腻丝滑的口感深受大家喜爱,可新手制作时却常常出现慕斯不成形的情况,像一滩稀泥一样无法凝固。这可能是吉利丁片(粉)的用量不足,或者在加入吉利丁液时温度过高,导致吉利丁失去了凝固作用。
八、提拉米苏变 “糊塌塌”
提拉米苏那浓郁的咖啡和奶酪味道让人欲罢不能,但新手做出来的提拉米苏可能会变成 “糊塌塌” 的样子,层次不分明,口感也很糟糕。这可能是手指饼干浸泡咖啡液的时间过长,变得过于软烂;或者奶酪糊打发得不够,质地不够浓稠,无法支撑起整个提拉米苏的结构。
九、曲奇花纹消失
想要制作出带有精美花纹的曲奇饼干,可挤好的花纹在烘烤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这是因为曲奇面糊太软,在烘烤过程中无法保持形状;或者烤箱温度过低,面糊在受热膨胀的过程中把花纹 “冲” 没了。
十、馅料漏得到处都是
在制作一些有馅料的点心,如月饼、蛋黄酥时,新手们常常会遇到馅料漏出来的情况,烤盘上到处都是黏糊糊的馅料,不仅影响了点心的外观,还增加了清理的难度。这可能是包馅料时手法不够熟练,没有将馅料完全包裹好;或者在擀面皮时厚度不均匀,导致薄的地方容易破裂漏馅。
不过,别担心!每一个烘焙大神都是从新手阶段摸爬滚打过来的。这些 “灾难现场” 虽然让人有些沮丧,但也是宝贵的经验教训。
只要多学习、多实践,掌握好烘焙的技巧和要点,相信大家都能逐渐告别这些尴尬瞬间,做出令人惊艳的美味烘焙!
你在烘焙过程中遇到过哪些 “灾难现场” 呢?快来分享一下吧!
扫码访问小程序中的本文
